秦朝灭亡后,能文不能武的叔孙通,带着手下的儒生学生们投靠刘邦,但刘邦一直都很不喜欢文绉绉的儒生,且每次见到他们必将其身上的儒生服强行摘下来,以示羞辱。 但叔孙通前去见刘邦时,没穿一贯的儒生服,而是改穿短小贴身的衣服,这让刘邦非常高兴。之后,叔孙通既不向刘邦宣讲儒学大道,也不转而介绍他的学生们,而是向刘邦举荐了许多盗贼和强盗,这些人个个身怀武艺,结果刘邦很满意,封了叔孙通一个不小的官。
对此,叔孙通的学生们非常不满,他们觉得自己跟随老师多年,颠簸往复,没功劳也有苦劳,叔孙通不举荐他们,反而举荐那些鸡鸣狗盗之徒!为此,一些人负气离开了叔孙通。
几年后,刘邦平定了天下,战功显赫的都是一些没有什么文化的武夫,他们在庆功宴上互相争功,毫无顾忌地大声喧哗,有点喝醉了,甚至还拔出刀来砍大殿上的柱子,这番没规矩的样子让刘邦很是不满。
几日后,叔孙通向刘邦建议:“儒家之道虽不能打天下,但却能守天下,我愿意为汉室江山制定出一套君臣礼仪和朝廷行为规章。”
刘邦立即答应,叔孙通又说:“这套规章可保我主千秋万代,关系重大,须无比谨慎,我一个人完成不了,必须要其他儒生来帮忙。”
刘邦说:“我身边没有儒生,你若有,就把他们都叫来吧,一切由你负责。”
结果叔孙通的学生们都来了,礼仪规章制定后,刘邦大为满意,才真正体会到作为一个皇帝的威严和感觉。于是决定要再次给叔孙通加官进爵。
但叔孙通却说:“我的学生们跟随我多年,在制定礼仪规章上,也都非常尽心尽力,请您给他们封官加爵吧,以示皇恩浩荡。”
刘邦很是感动,当即应允了下来。
有学生问叔孙通:为什么要等到今天才向高祖刘邦举荐他们,搞得他们差点误会了老师?
叔孙通是这样解释的:“我是在做一艘顺水的舟呀,当初高祖打江山时,需要的是能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武士们,你们儒生能帮他杀敌吗?所以我不能举荐你们;打下江山后,我们帮高祖稳住了社稷,这让他在心中已经没了之前对儒生的反感了,反而觉得非常重要,必不可少,这个时候向他举荐你们,他自然会满口答应。”
学生们这才恍然大悟,佩服超老师叔孙通懂得把握时机,深谙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心的变化特点。
(摘自《安徽青年报》2013.3.22,图片摘自辽宁新闻网)
扩展阅读文章
推荐阅读文章
小草阅读网 https://www.xiaocaoo.com
Copyright © 2002-2018 . 小草阅读网 版权所有